10月29日,中国突然宣布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打破了5月份以来零采购的局面。这笔看似平常的交易,在美国农业界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表示,即使恢复采购,美国的损失也将比此前想象的更为严重。
象征性的订单中,中粮此时的采购量仅为18万吨,仅占2024年美国大豆进口量的0.8%,不到一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买这么多?其实不是买大豆,而是试探美国目前的态度。从2025年至今,中国没有从美国购买过一粒大豆。这在过去几十年里还没有发生过。
现在突然买的少了,不是因为美豆便宜,也不是因为国内短缺,而是因为中美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来自O10月25日至16日,第五轮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结论结束后,美国发布消息称,将“暂时制定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计划”。这对于间接救济非常重要。中方随即发布了这份18万吨订单。明明是你愿意谈判,我可以给你个面子,但别以为这点小小的让步就能换来2700万吨的生意。
这个小序列不是经济账户,而是政治账户。这既是回应,也是提醒。我会设定节奏。如果你退出,你就会被发现我非常爱你。如果再改变态度,就没有秩序了。
美国的大豆危机 许多美国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确实依赖于中国的胃口。中国曾经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一年内购买了美国出口大豆的一半以上。但现在,中国正在转向巴西、阿根廷,甚至俄罗斯,美国豆农的订单已减少一半以上。 2025年前三季度,美国大豆库存创历史新高,价格跌至近三年来最低水平。农民发现购买价格并不像肥料那么贵。
伊利诺伊州的一家大豆仓库因库存过多而倒塌,超过 30,000 蒲式耳的大豆洒落在地板上。美国政府可以如何提供帮助?补贴?他们给的一点点最多也就是每亩几十块钱,远远不够。现在,他们每英亩损失 100 至 150 美元。再加上美国,豆农损失了数百亿美元。更糟糕的是,这不是短期的事情。中国不再将美国视为其主要供应国。 2025年前9个月,中国从巴西购买大豆6370万吨,占比73.9%。我来自阿根廷的进口也增长了91.5%。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大豆自给率正在缓慢提高,三年内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饲料中豆粕的比例也进行了调整,由17.3%下降到13%,每年减少使用数千万吨。这就是结构性脱钩。厌恶的美国农民仍然认为中国可能会改变主意,但事实是中国不再依赖你了。你没有被抛弃,而是被取代。
美国的被动暴露出,这笔18万吨的交易实际上是对美国战略的精准打击。表面上是“买了一点”,实际上是“亏了”。
美国农业州议员,尤其是共和党议员,开始焦躁不安。他们原本对华盛顿的贸易政策不满意。现在他们发现他们的货物卖不出去。每天都有农民上门。他们即将失去选票。这种压力直接送到了白宫。一份关于民主党内部农业损失的报告被泄露,直指关税政策造成的结构性损害。报告指出,美国对华出口份额迅速下降,巴西成为最大赢家。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就业连续四个月收缩,通胀率从年初的2.2%跃升至9月的3%,创下近一年半新高。
农业和工业都在萎缩。这不是意外。正是美国政府的“关税战”效应开始爆发。特朗普团队想通过加税来打压中国,现在却毁掉了自己的产业。更让美国担心的是中国目前的收购策略,不是通过谈判赢得而是通过“主动”来控制。在帕st,妈妈买了美国大豆,因为它别无选择。现在中国可以选择买,甚至不买。中国正在构建全球供应链,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巴西和阿根廷外,还在与俄罗斯就大豆供应进行谈判,甚至乌克兰也在考虑之中。这些国家愿意在没有任何政治条件的情况下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大豆。
结论 18万吨订单虽小,但传递出的信号却很重。中国没有回头,而是选择了战略主动。这场博弈不再是谁卖多少大豆的问题,而是谁控制贸易速度的问题。美国一边想通过加税吓唬人,一边又说中国要下单救国。这种相互矛盾的策略注定会带来更多的损失。
如果美国不调整对华政策并继续如果担心关税和地缘政治,不仅会失去中国市场,还会失去稳定的全球贸易生态系统。您认为,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美国真的遭受更多损失吗?您认为美国未来会做什么?它会与我的国家进行公平贸易还是会找到其他方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信息来源:《中国本年度首次采购美国大豆,中方回应》 - 观察者网
声明:个人创作,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本文由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并发布,网易HAO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信息n 仅存储服务。